《青少年书法报·少年版》名师—— 徐浩人
徐浩人
徐浩人,男,1976年生人,斋号省墨斋、省斋,小月河书社成员,大连市书协会员、江西省人文书画院院士、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书法篆刻院第二届高研班学员。作品入选天津市首届楹联展,先后获第三届“盛世中华杯”中国书法作品大赛中青组金奖,“国立杯”全国书画艺术大赛二等奖,第二届“双新杯”全国书画大赛二等奖,“任伯年杯”全国书画大赛三等奖,首届中国红色之旅“井冈山杯”书法大赛特别优秀书法创作奖,“中原行”书画艺术作品选拔赛优秀奖。
2019年成立书法工作室以来学员获奖情况:
2019年
一、9人参加青少年书法报组织的第三届墨香杯全国青少儿书法比赛,初赛均获奖。其中,3人获特等奖,4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复赛需进京参加,未去)
二、3人参加大连市青少儿书法比赛均获奖,1人获二等奖,1人获三等奖,1人优秀奖。
三、3人参加第二届全国少儿美育书画大赛,3人均入选,1人获奖。
四、3人参加辽宁省少儿书法比赛,1人获三等奖。
2020年
五、9人参加首届全国青少年书画网络大赛均获奖,其中6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1人获三等奖。
六、8人参加青少年书法报和书法报组织的第四届“墨香杯”全国青少年书法比赛均获奖,其中特等奖2人,一等奖4人,二等奖2人。
七、8人参加大连市“爱拼少年”书法比赛,5人获奖。其中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2人,优秀奖1人。(此次比赛三千多人参加,获奖仅34人)
八、8人参加青少年书法报建刊35周年全国青少年书法比赛,5人获奖,其中,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2人。
教学心得
从事书法教学五年,说不上成绩斐然,但在青少年儿童书法教学上有几点个人体会:
一,学书路径要正确。坚持深入传统经典,取法乎上,直溯源头,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以秦汉篆隶为主,楷书行书为辅,多学唐以前的碑帖,避免初学风格化强的书家。在初学书法阶段,我个人提倡隶书为首选。隶书是风格多样,气韵高古,造型丰富,技巧也不复杂,把隶书练好了,之后的学习可以上溯篆书,下启楷草行,其他体都是可以学的。
二,书写技巧要锤炼。练结构,练用笔是书法学习的两大课题,二者相比,用笔更难。董玮先生有句话叫“解决结构一瞬间,锤炼线条一辈子”。书法在艺术上的表现除了章法、结构,更主要的还是线条的支撑,所以我在教学上比较注重用笔训练,这也是书写技巧的核心。书写技巧的内容看似简单,起行收,藏与露,提按与使转,但具体到书写和临创时却是千变万化、变幻莫测。书写技巧只能靠反复练习的量的积累和不断的揣摩和感悟去慢慢消化理解了,最后方能有所提升。
三,艺术潜质要挖掘。当下有一种想象,就是不管教多少学生,统统只学一个体一本帖,对此我不太赞同。我认为学书当然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遵循一定的学书路径,但书法的艺术宝库里奇珍异宝琳琅满目,可供选择的非常多,能不能根据不同学生的艺术潜质而因材施教呢?教学中,我会根据学生们的年龄、性情和艺术潜质的不同适时调整学习范本,帮助他们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书法之路。
以上几点仅为个人体会,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相关文章
- 上一篇文章: 陈征:寂寞书相伴,淡然画相守
- 下一篇文章: 青年版2020年第33期
耕织图 |
宋代香文化:暗香疏影 与古为新 |
别陷入以身份评判美术作品优与劣的误区 |
【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特别策划——打造书香山西 助力文化强省】书香 |
-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青少年书法报” 或“来源:青少年书法报网(www.qsnsfb.cn)”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青少年书法报-青少年书法报网(www.qsnsfb.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青少年书法报”及/或标有“青少年书法报网(www.qsnsfb.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青少年书法报记者XXX摄”或“青少年书法报网(www.qsnsfb.cn)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未注明 “来源:XXX青少年书法报 - 青少年书法报网(www.qsnsfb.cn)”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邮箱:qsnsf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