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书法报移动版

    青少年书法报移动版
  • 【中国印章文化发展浅谈】   中国印章文化发展浅谈   作者:王来和      印章,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产物,它是为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广泛需求而......
      更新日期:2023/11/23
    【金石为印 西泠承古今】   建社120年、享誉海内外,浙江杭州西泠印社——金石为印,西泠承古今西泠印社一隅。西泠印社供图  120年前,在浙江杭州孤山,4名年轻人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由篆刻家自发组织的民间社团——西泠印社。  如今,西泠印社已......
      更新日期:2023/11/23
    【有关少数民族的印章】      《蛮印》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前22——公元589)南方少数民族统称为蛮。此时期是国家统一、分裂的交替和民族大融和时期。从蛮印可看出国家对少数民族的统治情......
      更新日期:2023/11/22
    【葛冰华:书法促进篆刻的创作】    古人赞誉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一种相生共荣的美学典范,而“书中有印,印中有书”的艺术境界则很少有人提及。大抵篆刻家都精于书法,随之便产生了“印从书出”这样的理论。“印从书出”这四个字看似平易而简单......
      更新日期:2023/11/22
    【当代篆刻创作的特点分析】      当代篆刻创作的主要展示平台,就是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书法篆刻展览(后面称国展)和全国篆刻艺术展览(后面称全国篆刻展)。国展已经举办了九届,全国篆刻展也已举办了六届。这里面透露和彰显......
      更新日期:2023/11/22
    【李刚田:元朱文印的篆法】       元朱文印,顾名思义,是生发在宋元时期的朱文印,这样的称谓与汉式的白文印形成一种对应关系,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婉而通”的小篆直接入印。因为印中的线条圆劲流畅,近乎书法中的“玉筯篆”,所以......
      更新日期:2023/11/22
    【古玺印的发展变化】       罗随祖先生是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对古玺印研究有素。11月18日下午在收藏讲座上,他非常清晰地讲述了古玺印的发展变化。  他首先给古玺印界定了一个范围: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
      更新日期:2023/11/22
    【重现古铜印风采】         中国印章历史悠久,艺趣盎然,虽通行于周代,但盛于秦汉,大都以金、铜、玉等铸、凿而成,它是我国古代作为凭证的信物。  元代王冕发现花乳石,虽未得以推广,但足以使印......
      更新日期:2023/11/22
    【历代私印】       秦代的私印,    也以凿制为多,形状上长方形的比方形的多,也有椭圆形、圆形的。印面亦加有边栏界格。无论何种形状,体积都较小,俗称“秦小印”,印......
      更新日期:2023/11/22
    【古玺溯源】      中国古玺起源于劳动工具———印模。   河南舞阳贾湖史前聚落遗址出土的“十”字形陶印(模)、河南渑池郑窑第三期文化遗存所出的“田”(?)字边款圆窝纹陶印(模)是古玺的......
      更新日期:2023/11/22
    【印石收藏以“四大名石”为佳 分辨鸡血石可用火烧】    印材的历史源远流长。明代中叶,青田冻石开始出现,并在文人中兴起了篆刻艺术。后来,印石成为最广泛的选择,其中尤以浙江青田、福建寿山、浙江昌化和内蒙古巴林出产的四大名石为佳。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四大名石在......
      更新日期:2023/11/22
    【元代文人印在印学史上的意义】      在印学史上,元代文人印承前启后,其代表人物在理论和实践上为篆刻艺术的发展做了有益的探索,确立了印宗汉印的审美观,选择石质印材极富有革命性,文人们加入到篆刻创作的队伍中来,实现了由实用印章......
      更新日期:2023/11/22
    【徽派篆刻的兴起与发展】       内容提要:徽派篆刻在中国文人篆刻史上始终是主流,但对徽派篆刻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章却没有。本文将徽派篆刻分为三个阶段,对徽派篆刻的兴起与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探讨。文章将徽派篆刻置于文人篆刻艺术......
      更新日期:2023/11/22
    【名人闲章说奇】      每当我们欣赏、收藏中国书画时,总会看到作品中除有作者姓名的印章外,还有表达名言警句等多种内容的“闲章”;这些闲章虽小,却与书、画、诗有机结合,是艺术作品重要组成部分。从那些有趣的闲章中,......
      更新日期:2023/11/22
    【刀下出蹊径 印中留风情——读白廉的篆刻作品】      白廉是同辈印人中为数不多的,在篆刻创作上有自己独立思想并已形成自己体系的人之一,他的篆刻强调奇、动的效果,能获得不凡的,抓住观众的第一印象,强化不同于别人的清新和画意,有意夸张字体中的某......
      更新日期:2023/11/22
    【黄牧甫原石精拓(精美印石、边款)】   ......
      更新日期:2023/11/22
    【“寺”的由来】   【雅趣说字】  作者:金辉  杭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那里有著名的西湖。西湖之美恰如苏轼所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在西子湖畔,有一座被誉为江南禅宗“五山”之一的灵隐寺,为湖光山色添加魅力,吸引着八方......
      更新日期:2023/11/10
    【石涛与八大山人相关作品辨析】    [清]石涛  对菊图  99.7cm×40.2cm  纸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款识:连朝风冷霜初薄,瘦菊柔枝蚤上堂。何以如私开尽好,只宜相对许谁旁。垂头痛饮疏狂在,抱病......
      更新日期:2022/9/9
    【故宫藏黄易尺牍中的金石碑帖】    编者按:黄易(1744-1802)以其篆刻、金石学为世人所重,是清中期卓然自立、奋发有为的金石学家、学者、书画家,为清代“西泠四家”、“金石五家”之一。作为有清一代重要的艺术史人物,近二十多年以来,西方和中国大......
      更新日期:2022/9/9
    【以瓷为纸 手刻丹青】    “呲……呲……”刻刀在瓷板上游走,握着刻刀的双手因长期用力,骨节处的老茧十分突出。随着刻刀由细换粗,瓷板上的线条逐渐清晰。此时,刻瓷人的身体早已离开椅子,整个上半身的重量都压在了握刀的双手上。 “刚才这个刀法,......
      更新日期:2022/8/17
70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1 2 3 4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文章/页  转到第